JIS B 0601于2013年进行了修订。
· 表面粗糙度的种类
表面粗糙度的种类
作为表示工业产品表面粗糙度的参数,行业协会制定了关于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的最大高度(Ry)、十点高度(Rz)、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轮廓的单峰平均间距(S)及轮廓的支承长度率(tp)的定义及表示方法,表面粗糙度就是从对象物品的表面随机选取的各部分的算术平均值。
[中心线算术平均偏差(Ra75)的定义见JIS B 0031、JIS B 0601的附录。]
表面粗糙度的典型计算方法
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 Ra
从粗糙曲线中按该平均线的方向选取基准长度,以该选取部分的平均线方向为X轴,以纵向倍率的方向为Y轴,用y=f(x)表示粗糙度曲线时,将通过下式计算出的值以微米(μm)予以表示,即为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的最大高度 Ry *1
从粗糙曲线中按该平均线的方向选取基准长度,沿粗糙度曲线的纵向倍率方向测量该选取部分的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的间隔,并将该值以微米(μm)予以表示,即为轮廓最大高度Ry。
十点高度 Rz
从粗糙曲线中按该平均线的方向选取基准长度,从该选取部分的平均线开始,按纵向倍率方向测定的值中,求出从最高的峰顶到第5个峰顶之间的峰顶标高(Yp)绝对值的平均值,与从最低的谷底到第5个谷底之间的谷底标高(Yv)绝对值的平均值之和,并将该值以微米(μm)予以表示,即为十点高度Rz。
参考 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与旧标记间的关系*2
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 | 轮廓最大高度 | 十点高度 | Ry、Rz的基准长度ℓ | 以往的加工符号 | |||
标准数列 | 截止值 | 表面肌理的图示 | 标准数列 | ||||
0.012 a | 0.08 | 0.05 s | 0.05 z | 0.08 | |||
0.25 | |||||||
0.08 | |||||||
0.25 | 0.25 | ||||||
0.8 | 0.25 | ||||||
0.8 | 0.8 | ||||||
0.4 a | 0.8 | 1.6 s | 1.6 z | 0.8 | |||
3.2 a | 2.5 | 12.5 s | 12.5 z | 2.5 | |||
12.5 a | 8 | 50 s | 50 z | ||||
2.5 | |||||||
8 | |||||||
50 a | 8 | 200 s | 200 z | 8 | |||
− | − |
注释
*1计算Ry时,应从没有裂痕的、没有高峰和低谷的部分选取基准长度。
*2G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仅为了便于使用,并不具备严密性。
Ra:Ry、Rz的评估长度是分别将截止值、基准值乘以5倍后的数值。